欢迎访问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企业文化
 
员工天地
集团荣誉
企业文化
企业标识
集团简报
 
 
  员工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天地
【论文专题】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研究
更新时间:2024-08-22 14:27:08    来源:装饰公司    作者:刘炜    点击:536次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从严治党下的必然选择以及政治需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家庭、家风、家教等相关传统文化也同样历史悠久。本文旨在探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职工的重要性进行了探析,从基层视角深刻阐述了其内涵与意义,并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家庭 家教 家风

 

意义、方向

一、何为家庭家教家风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在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中,“家”这一字眼,深刻连接了其中的核心内容,通俗来说家教就是家庭中长者对后人的教养。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教育。父母的道德素养、举手投足等无后人不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是非标准、思维模式和处事的方式方法,所以,孩子的良莠,追根朔源主要还是来自家庭教育,家风核心是价值观。

进入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都有了新时代的特点。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思想理论建设取得了新的伟大成绩,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根本目的,将文明家庭、科学家教、传承家风等方面的建设作为新时代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核,引领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家风建设,推动更高质量发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家庭内涵和理论探索。注重此类教育也证明了我党在理论创新和工作实践中是从传统优秀文化里不断汲取营养,根植中华文化,推动理论创新。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因此我们要凝心聚力,协同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为什么要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教家风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土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育观念的偏差、教育方法的单一等。因此,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众所周知,家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孟母三迁”“李密陈情”“王郎卧冰”以及“岳母刺字”等等故事都是感动和教化国人的优秀典故。家庭作为我国社会的基本细胞,同西方文化里的个人本位主义有着本质区别,我们家庭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是高度凝结在一起的。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过程中,建设紧贴企业特色的家风建设,可以激发基层创新,家风活动的亮点纷呈也使得企业充分汲取家风精神养分,进而引导职工树立好家风、好作风。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以“小家庭”的美满祥和促成企业“大家庭”的幸福和睦。

好家风被员工认可后会在员工的心理、精神、行为发挥约束、规范和感召作用。企业推动家风建设,能凝聚人心,挖掘出最大潜能,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奉献。好家风间接推动员工爱岗敬业、诚信担当、廉洁守企,好家风滋润员工心灵,做到精品与人品同在。

企业通过“家庭家教家风”的系列教育,能增强员工的使命意识、市场意识、争先意识、管理意识,确保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家风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我们家族在生生不息的繁衍中通过恪守家训和家规而长期锤炼、凝结和升华的家庭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留着深深的印记。优秀家风不仅是某个家族的精神财产,更是影响社会风气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精神法宝。

家庭家风家教的建设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有很多:比如良好的家教家风能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个人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教家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良好的家教家风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他影响着人的心灵,体现着家庭或家族的价值传承和文化品格。

为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营造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热潮和氛围,我们就要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家庭教育思想建设,真正的弘扬优良家风,以党员干部的好家风带领全国千千万万的好家风,从而支撑起全国全社会的风清气正团结向上的好风气。

如何建设家庭、家教、家风

(一)明确要义,建设基石

孩子们基本的文化素养要从小抓起,要通过良好家风的建设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教学“范本”,要让家长或祖辈的言行举止和谆谆教导深入心灵,从小的思想养成中就渗透着家庭的关爱和远大信念的铸就。

传承优良家风,奋斗新时代。我们要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家庭成员牢固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发扬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家风,践行互尊互爱、亲情陪伴等现代家庭理念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必将引领中国人民开启一场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的伟大奋斗,良好的道德建设和思想理论准备要求全国各族人民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加强家庭家风建设,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只有千千万万的家庭扭结成一股强大的信念,才能取得“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二)注重实践,建设关键

在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践活动中,设计富有内涵、引人向善、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作品,只有加强文艺作品的人民性,坚持以人民的审判标准为创造标准,才能打造出符合时代特性和人民需求的伟大作品。坚持从群众最关切、最关注的问题入手,坚持从群众的身边事儿、身边人汲取创造灵感,要最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把广大人民吸引到建设家庭家风的行动上来,打出一场声势浩大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要在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中引入家庭家教家风内容,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和警示纳入日常培训中,引导党员干部做好身边事和管好身边人。开展集体良好家风家训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和宣传传统道德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庭,宣传好家教,树立新榜样,引领新时尚。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扮演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讲道德、守规矩、重家风,使家风家训这一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道德“教科书”在新时期发挥新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家的家庭生活、日常工作中。

 

把家风建设融入到传统节日中。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拥有了非常多的传统节日,民族融合始终是我们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强调阖家团圆或家国情怀的节日内涵是一种精神寄托,蕴含着无限亲情和血脉情深。通过节日的团聚,人们凝聚了更深厚的家庭氛围,从而为良好家风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内容。“每逢佳节倍思亲”,即使身在他乡、不远万里都要通过节日寄托想念和亲情。挖掘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发挥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功能,建设好优良的家庭家教家风。我国通过设立“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等长假模式,来保障人民群众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亲情,为营造家风文化的浓厚社会氛围提供了制度保障,以实际行动来推动传统节日普及教育进家庭,深化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党员干部要借助传统节日之机抓好家风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风廉政建设统一起来,让家的味道更浓郁,让优良家风扎根更深。

开展文化文艺产品创作展弘扬家风活动,旨在传递家庭温暖,弘扬良好家风,彰显文明力量,引领社会新风尚。充分用好宣传这个抓手,把反映良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展示。创造一批有道德、有内涵的人民性作品,引导社会新风尚,切实把优良家风家教的作品创造好、利用好。通过线上和线下、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等方式,开展灵活多样、形式多彩的征稿、创作、评选和宣传等活动,同时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集中展示和推广,确保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将好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廉政教育合二为一。既可以传良好家风、又能够建廉洁家庭,但这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从业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以德治家、以廉养家、以情暖家,以好家风促进好作风、涵养党风企风,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家风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家宝”;家风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相连,家风是实现企业繁荣的敲门砖。好的“家风”浸润个人德行修养,助推企业发展。好家风被员工认可后会在员工的心理、精神、行为发挥约束、规范和感召作用。企业推动家风建设,能凝聚人心,挖掘出最大潜能,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奉献。好家风也间接推动员工爱岗敬业、诚信担当、廉洁守企,好家风滋润员工心灵,做到精品与人品同在

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过程中,建设紧贴企业特色的家风建设,可以激发基层创新,家风活动的亮点纷呈也使得企业充分汲取家风精神养分,进而引导职工树立好家风、好作风。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以“小家庭”的美满祥和促成企业“大家庭”的幸福和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2019.

[3]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在正定[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 【摄影赏析】榆林市图书馆
下一篇: 这个工长有点“倔”!
 
 

 
 
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管理登陆 建站/推广/维护/安全:西安利友科技 陕ICP备2023007404号